X

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

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三下乡系列报道十二】城市建设学院开展“初心永驻 创想清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12 浏览次数:2231

城市建设学院“初心永驻 创想清泉”乡村规划小队一行十人在副院长袁学华和院团委书记孙松的带领下来到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清泉村,以全面展开实际调研,深入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为村庄带来新生机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由团队精心策划,紧密结合资料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贴近群众需求的实践活动。

对接畅谈思路 共促乡村振兴

7月26日上午,实践团与清泉村第一书记陈学端、党总支书记王正旺、驻村第一书记李正康开展对接会,就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沟通交流。

走访生态环境分局,紧跟乡村改善进程

7月27日,实践团通过走访望江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了望江县生态环境现状。望江县生态环境分局生态环境执法大队李正龙为团队成员讲解生态环境知识,让团队成员深刻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了望江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进程,为后期提出美丽乡村规划建议夯实理论基础。团队成员期望结合生态环境知识,建设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实地考察清泉,构建美丽乡村

7月28日,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进程,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团在清泉村进行了实地考察。清泉村位于望江县以西,距县城3公里,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较为便利,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好地区。考察过程中,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了解整治点基本情况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积极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构建和谐美丽乡村,团队成员从清泉村具体实际出发,为进一步推动清泉村的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户近民心,调研知民意

7月29日,实践团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三种调研方法,深入清泉村,上户访村民。问卷调查覆盖了清泉村100户家庭,主要了解家庭成员的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等情况。团队成员与 32位村民进行的一对一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和期待。团队成员观察了清泉村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农业发展等方面,了解清泉村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实践团深入了解清泉村村民意愿,透彻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中的表现,为后续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实质性建议。

志愿服务暖人心,为民解忧零距离

7月30日,在乡村规划阶段,志愿服务成为我们团队行动的核心。团队成员全心全意致力于志愿服务,积极协助解决问题,清扫卫生,为乡村环境的改善努力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让村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7月31日,实践团也深入关爱乡村的未来——儿童。实践团通过开展手工艺和体育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团队成员为他们提供学业辅导,倾心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的目标是为儿童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优秀青少年。

共商乡村规划,共话美丽清泉

8月1日,为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实践团坚持从清泉村具体实际出发,与王书记探讨了乡村规划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整改。清泉村地自然条件丰富,应当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品牌效应。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普法宣传进清泉,文明乡村入民心

8月2日,普法宣传中,为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清泉村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实践团深入乡村为村民普及法律法规,引导他们学会依法维权,共同维护法治乡村的和谐秩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团队成员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深入清泉村,根据清泉村的功能和特点,注意村庄风格、交通网络、绿化格局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紧扣当地传统,突出民族文化精髓,制定乡村规划方案,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总体风貌。团队成员将自己融入乡村,用心服务每位村民,以雷锋精神引领,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常下乡、常在乡让团队成员能够深入农村,积极参与、关注农村的各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落地贡献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